
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在论坛上致辞。新华网 郭小天摄
新华网北京11月29日电 “2017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今天上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此次论坛由工信部指导,新华网协同迪曼机器人共同举办,众多专家学者及相关行业数百家企业参与,共同探讨智能机器人跨界融合新话题,共绘中国机器人发展新蓝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在论坛上致辞,以下为主要内容实录:
首先我介绍一下我所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航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1952年10月25号,周总理亲自批示组建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服务建立我们自己的航空工业。应该说60多年来,咱们第一代的北航人大部分都是怀抱着航空为国的使命,从海外归来,在非常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了我国航空航天领域最早的一大批工程师,创造出了我国第一架轻型飞机、第一 架火箭、第一家无人机等一系列的成果。第二代的北航人坚守空间报国的责任和担当,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进入了新的世纪,第三代北航人不忘初心,始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瞄准科技强国的战略不断的迈进。
从2004年到现在的13年间,北航获得了12项国家科技一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得高等级国家科技奖励的纪录。从2009年到现在, 北航自己产出了9位院士,北航人均科研经费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当中,北航也是被列为A类一流大学。近年来依托北航建设的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向国家提出了很多的战略咨询类的建议,其中6次得到了总书记的批示,其中也包括了与机器人产业相关的智慧制造相关的建议。全球新一代的技术蓄势待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机器人、3D打印等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点方向和优 先领域。如果说智能制造正在引领新的工业革命,那么机器人正是智能制造的核心要素。作为国家大力推动和重点发展的四大领域之一,机器人担负了中国制造的艰巨任务。为了优化国家机器人产业结构,国家从2013年起推出了一系列的产业 政策,在新政策的带领下,我国机器人的产业爆发式地增长。在人工智能赋能机器人的共识下,机器人研发也正在迅速发展,应用变得更加丰富,产品变得更加聪明,机器人正从传统的机器人向更加聪明、更加智慧的方向发展。机器人将更高端、更智慧、更柔性。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机器人,无论是机器人的核心技术还是应用水平,我们与先进的水平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例如目前在我国制造业当中,机器人数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无论是技术和市场发展空间都非常广阔,这也是我国集中资源发展机器人产业的集中动力和难得的机遇。
机器人产业集产学研用相结合,实现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重大突破的过程中,我们北航人和我们广大的科技工作者责无旁贷,要勇于创新,不断的超越,为中国制造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