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讨会、韩企科技项目投资合作发布会暨江苏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一届七次(扩大)理事会在 宁 召 开

 

大会向获得“江苏省创新发展先导企业”单位颁奖

会长钱志新、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小虎作学术论坛

副会长、法定代表人李晏墅主持大会

副会长、秘书长姚志勇作工作报告

 

“抢抓良机辞兔岁,欣承国运展龙图。”129日,由江苏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主办的“创新驱动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讨会、韩企科技项目投资合作发布会在南京双门楼宾馆紫金厅隆重举行。同时,又召开了江苏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一届七次(扩大)理事会。会场内,“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横幅夺人眼球。会场外,“热烈祝贺江苏创新驱动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讨会胜利召开”大型拱门和推进创新驱动、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省份”大红气球条幅格外喜庆。南京大学钱志新教授、南京理工大学周小虎教授分别作学术论坛;协会副会长、法定代表人李晏墅主持了大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姚志勇作2011年度工作总结和2012年度工作部署。在主席台就座的协会领导和省有关部门领导有: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会长、南京大学教授、博导、省发改委原党组书记主任钱志新;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李晏墅;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副会长、秘书长、《现代经济观察》总编辑姚志勇;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副会长、江苏盐阜商场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奎;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副会长、省社科院研究员陈仁礼;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与市场改革处处长袁友芳;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科技与质量处副处长黄道本;南京理工大学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周小虎。

远东控股集团、鑫缘茧丝绸集团、江苏熔盛重工、江苏一重数控机床、江苏华业纺织、江苏盐阜商场、江苏宇迪光学、苏宁电器、中电熊猫……等省内大型企业,华夏银行南京分行、光大银行南京分行、民主银行南京分行等金融部门及江苏金融大超市、江苏展皓投资、江苏润尔投资等担保中介机构,南京开发区、滨海县人民政府、常州国际投促中心、南通市发改委、仪征市发改委、高邮市发改委、阜宁县发改委、宜兴环保科技园、溧水县商务局、阜宁县商务局等政府部门,韩国企业中国总代表、美国绿色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总代表、香港机械工程师学会内地代表,上海帮盟上市咨询有限公司专家等共约130余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副会长、秘书长姚志勇代表协会理事会作了2011年度工作总结和2012年度工作计划的报告。姚志勇的报告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2011年工作回顾,第二部分2012年度工作计划。

姚志勇在总结2011年工作时说,2011年,江苏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在省发改委和省科协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在钱志新会长为首的理事会坚强领导下,各项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和重大提高。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年来,协会以“面向企业、推动发展”为宗旨;以“科技研发、培训咨询、搭建平台、交流信息”为目标;积极工作,不断进取,成功地举办了各类大型学术活动11场次,开展了科研成果转化项目1项,科技产品研发项目1项,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姚志勇在总结时指出,2011年,江苏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工作在八个方面取得了突破。

第一个方面是:开展学术活动呈现新起色。2011年,协会共开展学术活动共11场次,其中,培训讲座8场;研讨论坛2场;学习报告会1场。

第二个方面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取得新成效。协会联合美国绿色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垃圾气化发电项目,在我省乃至我国准备率先建立示范工厂。此项目既处理了垃圾污染,又改变了过去通过焚烧发电的办法。

第三个方面是:推波助澜,引导企业上市。协会已成立专门班子、组织专业团队,在上市流程、上市操作、上市材料等方面指导和帮助准备上市企业,把为企业服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第四个方面是:排忧解难,帮助中小企业融资。随着中央金融政策的紧缩,融资难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直接面对的难题。2011年,协会加强了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工作,构建信息服务平台,鼓励和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做大做强融资担保机构,全力打造中小企业融资超市。与光大银行江苏分行、华夏银行江苏分行、民生银行南京分行、江苏金融大超市、江苏展皓投资、江苏润尔投资等等结成联盟,为企业融资担保实现一条龙服务,一年内先后为企业融资超亿元。

第五个方面是:加强厂会协作、开展科技研发与产品升级。建设创新型省份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重要决策,协会积极开展策应工作,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研发与产品升级。今年初,协会派出专家与江苏宏宇化工集团合作实施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节能改造工程。改造后的4台锅炉年节煤6919.2吨,折合资金近700万元,还间接减排二氧化碳13722吨、二氧化硫158吨。此项目被江苏省科协评为“省级示范项目”。

第六个方面是:印发资料,编辑出版书刊、论文集,充分发挥网站为企业服务的功能。2011年,协会花费几十万元印发了大量的科技资料与书籍、期刊,无偿赠送给会员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如《产业金融》、《第四次浪潮——低碳新文明》、《现代经济观察》期刊、《中国苏企网》、《“低碳经济与企业发展方式创新”研讨会论文集》、《“创新驱动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讨会论文集》等等。

《现代经济观察》和《中国苏企网》自面世后,受到了省领导、各级党委政府和企业界的青睐和好评。经过两年多的打拼磨炼,2011年已经拥有了专业的采访队伍、编辑队伍和制作队伍。

第七个方面是:发展会员,拓展新领域。2011年,协会根据稳定基础、壮大队伍、增强活力的原则,颠覆了原来在发展会员企业入会过程中注重发展中大型企业的观念,继而确定了“三个只要”,也就是:只要企业守法经营;只要章程没有禁止的企业;只要企业认为入会对发展有帮助,协会都可以接纳为会员。这个方针实施以来,协会会员数量大幅增长,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协会成立以来,先后建立了无锡工作站、常州工作站、镇江工作站、盐城工作站、海安工作站、射阳工作站、如皋工作站、建湖工作站,今年又新成立了昆山工作站、淮安工作站、大丰工作站,入会企业达500家,仅2011年就新发展入会企业120余家。

第八个方面是:协会内部管理展现新面貌。2011年形成了发文制度、档案制度、财务制度、费用审批制度、章印管理制度、工作人员行为准则等等。常驻办公人员每月定期集中学习,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和制度,及时办理和处置有关事务,从未耽误正常工作和对外联络,受到了会员企业的一致好评。

姚志勇说,协会虽成立时间不长,但起点较高,各项工作在全省协会中已遥遥领先,先后多次被评为“科技服务先进协会”、“综合先进单位”。

在部署2012年工作时,姚志勇提出,2012年协会将以崭新的面貌面向企业,推动创新,加强自律、促进发展。

总体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党政工作为大局、以服务企业发展为宗旨,创新思路,增强服务能力,努力实现服务体系、工作手段、活动载体、自身建设的新突破,为江苏经济发展和创新型省份建设再作新贡献。

姚志勇对2012年的工作作了具体部署:

一、建立更高层次的专家人才库。2012年,学术委员会分为两块,一块是宏观经济专家组,另一块是科技研发专家组。 2012年计划举办各类学术活动20场次;开展厂会协作科研项目2项以上。

二、进一步强化国际协作部功能。2012年,将进一步与美国、韩国合作,还将与泰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合作,引进更多国家的科技项目和资金来我省投资。

三、发挥协会科研成果转化中心的职能。2012年,将与高校合作,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成果推广到企业中应用,使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从而使企业节能、节耗、减排、减低成本、减省劳动力。

四、进一步办好《现代经济观察》期刊和《中国苏企网》,使之成为协会的得力支撑,与协会互动发展,合力并进。《现代经济观察》已成为宣传我省区域经济发展、传递信息资讯、展示企业风采、报道热点聚焦的一本重要工具书,也是我省唯一的经济类内刊。《中国苏企网》是我们江苏企业的公众网,她为我省企业宣传形象、提供信息、展示品牌,推波助澜、穿越时空,作出了重大贡献。2012年,将把协会、杂志、网站三者合一,在全省各市县建立健全工作站,力争建站率覆盖全省十三个省辖市,争取达到三分之一县市,发展县级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入会,争取新入会企业200家以上。

五、大力实施三三三工程。即:开展三项活动、增强三种能力、深入三种服务。三项活动:一是组织企业考察学习活动;二是开展创新发展比学赶帮超活动;三是开展送知识下基层活动。增强三种能力:一是引导企业增强学习能力;二是推动企业增强发展能力;三是组织企业增强创新能力。深入三种服务:一是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瓶颈问题的诊断服务;二是推动企业上市服务;三是融资担保服务。

姚志勇最后说,我们正站在继往开来推进“两个率先”的新起点上,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团结带领广大企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实现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确定的宏伟目标,为把江苏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作出我们更大的贡献!

省发改委经济改革处处长袁友芳宣读了获得“江苏省创新发展先导企业”名单,本次评选共收到申报单位210家,经充分考察和专家评议,共评选出45家企业为“江苏省创新发展先导企业”。本次研讨会收到论文105篇,其中16篇被评为一等奖、23篇被评为二等奖。副会长杨永奎宣读了获奖名单。大会还举行了“江苏省创新发展先导企业”和研讨会获奖论文颁奖仪式。

江苏省企业发展工程协会会长钱志新在会上作了题为《新兴产业发展路径》专题报告。钱志新说,当前的经济发展以新兴产业为导向,带动经济增长,这是“十二五”的重大决策。钱志新的专题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新兴产业的背景,第二部分是新兴产业的重点,第三部分是新兴产业的规律。

钱志新深刻分析了新兴产业的背景。他说,金融危机之后,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一是低碳经济,一是智慧经济,这已成为两大潮流。低碳化是革新问题,一是提高资源效益,二是提高环境效益,这才是低碳经济的本质。当前环境利用效率已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如何把废弃物利用好,这对我们提出新要求。目前城市最大的矿产是废弃物。有两大富豪都是从利用废弃物发展起来的,一个是张茵,从“废纸大王”到“造纸大王”。19902月,张茵来到了全世界造纸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在洛杉矶的一个街角收垃圾,把路边的废纸箱捡起来,压平,卖给废纸收购点,一天能赚80美元。1996年张茵在广东东莞投资1.1亿美元成立玖龙纸业生产牛卡纸,玖龙于20063月在香港主板上市时,总市值达375亿元,张茵及其家族成员拥有这家上市企业72%的股份。靠捡废纸,十年时间里,张茵建立了美国中南有限公司,为其在中国的工厂购买并提供可回收利用的废纸。并先后在美国建起了七家打包厂和运输企业。目前中南控股已是全球最大纸原料出口商,年出口超过500万吨,并以年均30%的速度递增,业务遍及美国、欧洲、亚洲等,在美国各行业的出口货柜数量排名中位列第一。另一个是陈光标。陈光标从收集废轮胎起家,于2003年创办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变废为宝。多年来,陈光标领导江苏黄埔公司诚信做企业,守法经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并投身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敢为人先,成为民营企业家回报社会的排头兵,至今已累计捐赠款物超过9亿元,位居中国慈善家前列。由此可见,低碳经济有着广阔的前景。上海世博会期间,南京组织30个研究生,对248个场馆进行考察,收集低碳经济项目,最后集合成书,价值极大。智慧经济即经济信息化,已经发展到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脑,第二阶段是互联网,第三阶段是智慧。我们不会要建设智慧企业,还要建设智慧城市。据测算,低碳经济+智慧经济,产业规模达到100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很大的蛋糕,和我们企业息息相关。这就是新兴产业,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钱志新列举了新兴产业的重点。当前七大重点风生水起,一是节能环保,二是新能源,三是新材料,四是生物制造,五是现代IT产业,六是高端装备产业,七是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范围很广,配套要求很高,关连度很大,有很多空白点有待我们去开发。

在总结新兴产业规律时,钱志新明确指出三大规律。一是应用带动。江苏是新兴产业制造大省,但不是应用大省,应用导向就是市场导向,这是很重要么规律。二是核心技术领先。新兴产业必须要建立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大面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是政策保障。政府应给予新兴产业以政策扶持,同时要建立资金保障和人才保障机制,推动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创新是时代的灵魂,社会发展的快慢与创新有着密切的关系。纵观国际国内经济建设的实践,新兴产业给人以崭新的启示。

南京理工大学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周小虎作了题为《产业转型与创新驱动的模式》的演讲。周小虎的演讲共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创新驱动的思想来源;二是创新驱动并不是一条好走的路;三是创新驱动模式与管理。钱志新的专题报告和周小虎的论坛,激起会场上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会上,上海市社科院研究员、香港机械工程师学会李波博士;江苏河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仁友先生分别作了“金融创新”和“服务业创新”的精彩发言。美国绿色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代表陈燕妮博士作了世界最新高科技项目——垃圾等离子气化发电模拟演示。韩国国家知识经济部投资机构协会李政勋先生作了十多个产业、四十多个项目资金、技术准备来江苏投资合作的发布。

全场在潮水般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本刊记者 颜良成 谭康瑞)